您當前位置:手机验证送8——88体验金工程案例
關注:548 時間:2022-03-07
森林防火數字化遠程預警監控系統是以森林防火信息為重點和主要對象,以地理信息為基礎,基于成熟的傳輸技術、IP技術的網絡視頻系統和數字定位技術,集景區信息管理、防火信息管理、生態建設管理為一體,為森林防火及其它林業工作服務的綜合應用系統。
景云祥公司部署在石林林場的森林防火系統主要由視頻采集系統、視頻傳輸系統、供電系統、防雷系統、火點預警系統、火點精確定位系統、輔助決策系統、北斗定位系統、氣象信息采集系統、景區地理信息系統等組成。
一般設置在林區各消防瞭望塔制高點上。包括全天候遠紅外熱成像鏡頭、1080P可見光高清透霧攝像機、長焦距變焦透霧鏡頭、野外護罩、自動溫控系統等。前端采集設備負責全天候對林區自動掃描,具有多種光學傳感器,利用可見光透霧攝像機與熱成像探測成像性能,克服了林區水霧大、光照不足的缺點,對林區植被情況、火情現場情況進行實時遠程監測預警、24小時不間斷動態監控,并可對林火撲救提供遠程指揮的可靠依據;常規使用33倍鏡頭可達5公里,360度覆蓋面積為78.5平方公里,配置云臺采用了多傳感器遠距離激光夜視監控云臺一體化攝像機系統,采用了物理穩像方式和數字圖像優化處理方式,加強了云臺的穩定性和成像的穩定性,輸出視頻監控圖像清晰、穩定、無雪花,同時設備采用“三防”的高標準設計為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絕對的保障,具有國家一體化結構設計專利認證和實用新型專利認證,并通過了國家公安部質量檢測認證。
可采用微波數字傳輸等多種方式,將視頻圖像轉發到監控中心;建設周期短、成本低。
不僅可以獲得全面的、清晰的、可錄制并回放的多畫面現場實時圖像,還可以對前端攝像機焦距和云臺運動進行操作和控制,對于前端發生林火報警的監控點,通過云臺的實時角度回傳,結合GIS系統的經緯度數據可以實現火災發生點的精確定位;
采用太陽能發電解決景區監控設備供電問題成為最快、最有效的辦法,無須架設電力線并且一次性投資,無需繳納電費。發電操作簡單、既經濟又節能、環保。并且太陽能供電是一種既不消耗資源又無污染排放的清潔能源,使用壽命長、性能穩定、維護費用較低。
風力發電是一種廉價的再生能源,它的發電成本要遠低于其他發電方式,但其發電量受天氣的影響較大。為了彌補風力發電的不足,現經常采用的方法是風、光互補系統,就是將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系統工作、生活的需要。
前端監控點防雷又包含直擊雷防護,供電系統感應雷防護,電子設備感應雷防護,接地系統,線纜屏蔽;監控中心防雷包含直擊雷防護,供電系統感應雷防護,電子設備感應雷防護,接地系統,線纜屏蔽,等電位連接處理。按GB50057-94《建筑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版)建設。
監測基站鐵塔為前端基站設備的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為了使設備正常運行,在基礎建設上本著牢固可靠、堅固耐用的原則,鐵塔設計遵循《高聳結構設計規范》GB135-90,滿足微波5.8G通訊要求。具體鐵塔建設高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自動氣象站系統是一種集氣象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和管理于一體的無人值守的氣象采集系統。它在工農業生產、旅游、城市環境監測和其它專業領域都有廣泛的用途。自動氣象站系統由氣象傳感器、氣象數據采集儀和計算機氣象軟件三部分組成。可同時監測大氣溫度、大氣濕度、雨量、風速、風向、氣壓、輻射等諸多氣象要素;風速風向等傳感器為氣象專用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點。